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爱尚小说网 www.asxs.cc,最快更新大汉皇帝最新章节!

    然在刘舍讲解完了之后,在场之朝臣们才总算是对阳陵的设立规划,以及建造进程有了一定的了解。

    接着天子刘启便言道:“此时建造阳陵之民夫刑徒有多少人?”。

    闻言,刘舍一行礼道:“回陛下,早在去岁阳陵始建之时,便募得刑徒五万,民夫三万”。

    天子刘启一点头便又说道:“定要保障所募之民夫之日常生计”。

    “诺!陛下之仁善,当为天下之楷模”,说到这,刘舍还不忘拍天子刘启的马屁。

    接着,天子刘启与众臣,便在刘舍的引领之下,入阳陵而去。

    站在一高地之上,俯视不远处近十万人在一同修建着的阳陵,这也算的上是一蔚为壮观之场面。

    一转身,刘荣更是看到,此时不远处的渭水之上,似乎隐隐约约有什么东西,正在朝着阳陵的方向飘过来。

    接着刘荣忍不住的喃喃自语道:“那是何物?”。

    刘荣说的虽然小声,站在其一旁的贾谊还是听到了,一转头便看向了刘荣观望之方向,不过片刻,贾谊便是扪髯呵呵笑道:“殿下不知,那是渭水之上之木筏,乃是为建造阳陵运送石料而用之”。

    “谢老师告知”。

    贾谊此言,倒是让刘荣想起了那描写当年修筑秦始皇陵之歌谣,“运石甘泉口,渭水不敢流。千人唱,万人讴。金陵余石大如塸”。

    始皇陵所用之石料之多,装在木筏之上,将此时水面极其广阔的渭水都被堵的要流不下水了。

    当然阳陵的规模,比起此前数位汉家天子的帝陵都要浩大之,然和秦始皇陵那自然还是小巫见大巫,完全没有可比性。

    汉家选的这咸阳塬上之帝陵园区选址还是十分科学的,这西元前的时代,能用之力皆是人力,唯一能借用之力便是自然之力,咸阳塬上有渭水与泾水两条大河流过交汇,帝陵修筑所用之石料,木料皆可借用流水运送到帝陵而来。如此便可大大节约人力。

    然站在前方半天不做声的天子刘启突然问道:“丞相处,可有各郡国上之时所奏要迁移至阳陵邑之豪强之名录”。

    上计审核之事乃是汉家最为重要的国政之一,其自然是要有丞相亲自监管之。

    而刘舍哪里会之想到,陛下此时为何会突然想要这名录来。

    支支吾吾了半天,最终只得一行礼言道:“陛下恕罪,臣……臣此时并无今岁上计所审核之豪强名录,待归长安之后,定会上奏陛下”。

    “那丞相可知,所要迁移至阳陵邑之富户豪强有多少户?”。

    “臣……臣亦不知”,天子连续问了两个问题,身为辅佐天子,统领百官的丞相却是一无所之,此时的刘舍恨不得找一个地缝立即钻进去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在天子刘启大病不能临朝议政之时,曾命周亚夫与晁错与刘舍一同议事,而此事之奏折,身为御史大夫晁错却是尽皆看过。

    然其当即便朝天子刘启一行礼道:“丞相日理万机,当记不得此等小事,臣曾看过丞相府中之上计奏报,还记得些许,可禀报陛下知之”。

    只见天子刘启不冷不热的说了一句:“御史大夫直言便是”。

    “陛下容禀,去岁各郡国所奏之要迁移至阳陵之富户豪强共计六百一十二户,此河东郡八十户,南郡六十………………”。

    不多时,晁错便将整个汉家各郡国所奏报之人数尽皆复述了一遍。

    而呆呆站在一旁的刘舍此时气的脸都要绿了,适才晁错之言,摆明了便是在嘲讽身为丞相刘舍对政事一无所知。

    原本在阳陵行宫之中为众人讲解了一番阳陵之事,刘舍总算是找到了一丝作为汉家最尊贵的官吏丞相的感觉,然此时这一切皆是荡然无存之。

    “御史大夫有心了”。

    晁错当即便行礼道:“臣当不得陛下之赞赏”。

    而之后,天子刘启便又是问道:“丞相可知,家产多少之富户豪强要迁入阳陵邑?”。

    天子这一问,刘舍自然是知之,强压下心头的怒火,当即便回道:“陛下,当时两百万钱!”。

    “传诏天下各郡国,今岁开始,降为一百五十万钱!”。

    “诺!”。

    对于豪强富户,汉家历代之天子皆是深恶痛绝,恨不得当即将这些鱼肉乡里的豪强富户尽皆诛灭。

    特别是天子刘启收到廷尉关于申屠公与周阳由之审讯奏报后,恨不得当即便下诏,将整个河东郡中之商贾豪强尽皆杀之。

    但自汉家立国之初所确立的以黄老无为而治天下的国策,却是全然违背了天子的意思。

    朝廷对于地方政治的运转,从不过多之干涉,而地方之郡县侯国,便更是如此了,只要不犯法,做什么都不会干预之。

    此时不仅仅是盐、铁等物非官营之,连开炉造钱的权利都下放到了地方。

    因而,汉家的商贾富户,自然是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,得以迅猛发展。

    高皇帝刘邦接受了郎中刘敬的建议,将关东地区的两千余名官吏、富人及豪强及其家眷大量迁徒关中,令其伺奉在长陵之旁,并在陵园附近修建长陵县邑,供迁徒者居住。如此便拉开了汉家陵邑制度的序幕。
<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