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爱尚小说网 www.asxs.cc,最快更新大楚820最新章节!



    “希望是这个世界上比钻石还要宝贵的东西。”——刘慈欣

    解扬这个人比较实在,晋景公相信他一定会把话带到。一般实在的人都不机灵,于是手脚不利索的解扬顺理成章的被楚庄王抓住了。

    楚庄王正发愁宋国久攻不下,又听解扬说晋军不日便到,心中着急,就和解扬商量,让他说反话,到城下喊两句话,就说晋国救兵来不了了,瓦解一下军心,行不行?事成之后不仅锦衣玉食,还高官厚禄。

    解扬很干脆,说不行。

    过了几天,楚庄王施以恩惠,解扬还是一口回绝。

    又过了几天,楚庄王继续施以恩惠,解扬答应了。

    楚庄王很高兴,觉得有钱能使鬼推磨,于是让士兵陪同解扬来到睢阳城下,解扬清了清嗓子,调整了下音调,猛吼道:“宋国的弟兄们,顶住,晋军正在整备三军,很快就来了。”

    楚庄王很头疼,觉得解扬比鬼还不如。

    解扬也很无辜,对楚庄王说道:“没办法,我答应晋候在先,必须要先完成晋候交办的任务。”

    楚庄王又急又怒,对解扬嚷道:“那你答应我的事情呢?”

    解扬不慌不忙,一本正经的给楚庄王阐述自己这么做的理由:“国君制订命令就是道义,臣下能完成命令就是信用,只有贯彻了道义的信用,才能保卫国家,造福百姓。道义不能有两种信用,信用不能接受两种命令(‘义无二信,信无二命’)。

    下臣所以答应您,那是为了借机会完成晋候的使命。假如楚国有一位大臣公然背叛您,取悦于他人,你说这是守信用还是不守信用呢?下臣以死完成了使命,大王要杀要剐悉听尊便,无憾。”

    公元1363年,洪都保卫战。守将朱文正按朱元璋坚壁挫锐的计谋,以四万兵力顽强坚守洪都,抗击陈友谅十万大军。经过一个多月的拼杀,朱文正发现快守不住了,派张子明去找朱元璋搬救兵。

    张子明在返回途中,被陈友谅的士兵擒获,陈友谅热情接见了张子明,同张子明拉家常交心,目的是让张子明说反话,瓦解守军军心。张子明表示非常愿意合作。

    于是,陈友谅派人押着张子明到了洪都城下,让他对城内喊反话,让守军哗变投降。结果让陈友谅想不到的是,这个文弱的书生向守城将士准确的传达了援军即来的消息。

    在这一刻,张子明想到的不是即将迎来的死亡,不是舍生取义的荣耀,而是守信,一种出于对“信”的坚守,一种“义无二信,信无二命”般对人格的极端考验,他的生命光华正是在这“信”的高涨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凸显。

    随后被陈友谅杀害。

    与张子明命运相反的是,解扬不仅没死,其焕发出“信”的大节与大义,被楚庄王赞扬,感慨地说:“解扬真是个忠臣烈子啊!”

    摆摆手,放其回国。

    又过了一两个月,宋国见晋国毫无出兵准备,觉得被晋国诳了,再这样下去宋国必亡,宋文公也责怪华元不该多事,让华元出面处理此事,否则将其绑了送给楚国谢罪。

    华元也没想到楚国围城,中原国家竟没有一个相助的,只得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,自己想办法解决。

    前面介绍过华元,除了是一名合格的政治家外,还是一名刺客。当天夜里,华元使出浑身解数溜进楚军大营,爬上司马子反的床,用刀抵住子反,然后两人开始推心置腹的攀谈起来。

    华元首先简单阐述了下来意,然后详细的描述了宋国目前很困难,已达到“易子而食,析骸以爨(cuàn,烧火做饭)”的惨状了,实在是坚持不住了,才出此下策。

    意思是宋国迟早要完蛋,如果不想办法,现在咱俩先完蛋。

    子反想不到华元爆料如此之猛,将宋国实情一股脑和盘托出,看来华元也是铁定了心要楚国退兵,于是好言安慰华元,让他冷静冷静。

    华元不吃这一套,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文书,语气强硬:“让宋国投降是痴心妄想,也别想着城下之盟,你们退兵三十里,拿出和谈态度,宋国以后也将唯命是听。”

    子反生怕华元一激动在自己身上画几个大窟窿,就和华元私自订盟,华元担心子反事后不认账,丢下一句“区区弱宋,尚有不欺人之臣;岂堂堂大楚,而反无之”后,便悄然离去。

    第二天,子反将此情况报告给了楚庄王,楚庄王也在为此事烦躁不已,烦躁的原因不是因为子反私定盟约,而是担心一个国家——晋国。

    晋国派解扬来忽悠宋国,但没想到连楚庄王也忽悠了。晋军虽然一直没来,但不等于他们就不会来,虚虚实实让楚庄王进退两难。

    如果真的攻破宋国,楚国得到的也是一座空城,继而来之的怕也只是拱手让给滚滚而来的晋国大军,晋国白白吞并了宋国,还让他楚庄王背一个灭人宗祠的恶名,让楚国成为众矢之的,这绝不是楚国能够承受的。

    反之,如果楚国此时退兵,晋国来了绝不会放弃到口的肥肉,肯定会联合宋国、鲁国夹击楚军,这也是楚庄王最为担心的。

    目前,只有一条路可以选——议和,同宋国结盟。

    打,打不下来;撤,又很没面子,子反同华元的私定盟约正好给了楚庄王一个台阶下,目前的问题是如何向众将解释撤兵的原因,毕竟楚国围了八、九个月,人都打眼红了。

    子反觉得这是小事,谎称军中无粮,军心涣散,趁此机会退兵,各将士当无抱怨。楚庄王欣然采纳,退兵三十里,宋国派华元作为人质如约而至,同楚国讲和,盟曰:“我无尔诈,尔无我虞”。

    而作为人质的华元,在楚国也发挥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——媾和晋楚“弭兵”之约,后来一直留在楚国。

    从公元前595年九月,到次年五月,长达九个月之久的跨年度攻坚战,虽以楚国无功而返而告终,但也让中原诸侯谈楚色变,又是畏惧,又是敬佩。

    所畏惧者,楚国国力之强,远远超出众诸侯的意料。楚国居然能长达九月供应着千里之外的三军,国家综合实力由此可见。纵然诸侯各国有坚固的城池,楚国亦不足持。

    所敬佩者,楚国兵临城下,不以强暴武力攻宋,采取围而不破、逼其诚服之举,成为春秋战史上的一段佳话,其行为也深深的震撼了中原国家。战后,鲁国大夫孟献子就建议鲁宣公遣使去宋向楚庄王“聘而献礼”,“谋其不免也”,加强了楚、鲁之间的关系。

    再厉害的霸主也敌不过阎王的生死簿,围宋之战三年后(公元前591年),执政二十三年的楚庄王病逝,年不足四十五。

    历史上总结楚庄王的人很多,我也不多言了,否则有画蛇添足举动,其一鸣惊人、联秦灭庸、观兵周疆、问鼎中原、止戈为武、饮马黄河等等,无不是我们耳熟能详故事中的主人翁,司马迁也“因庄王之义”,而作《史记楚世家》。

    在楚庄王身上,我们可以看到历代明君所具备的一切素质——“有声有色,文治武功,荦然卓著。于楚史,可谓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;于春秋史,其武功可与桓、文并列,而谋略文采或有过之!”

    楚国八百年中灭六十余国,地方五千里,楚庄王在位期间就“并国二十六,益地三千里”。

    历史是可以被穿越的,是可以被牢记的,是可以成为我们生命一部分的。仰望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,楚人的心中始终有一份不灭的信仰,指引希望的路,每当提及楚国、提及楚文化,心中的自豪和认同油然而生,而这一切的缔造者,便是楚庄王。

    不要在我的墓碑前哭泣,我不在那里,我没有长眠。我是温柔的春雨,滋润着江汉平原的麦田;我是清幽的黎明,弥漫在秦岭的林间;我是雄浑的鼓声,飞越桐柏山的云端;我是温暖的群星,点缀秦淮河的夜晚;我是高歌的飞鸟,存留于美好的人间;不要在我的墓碑前哭泣,我不在那里,我从未长眠。

    一代明主,“贤哉楚王”!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