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建安十二年八月二十四日黄昏,大哥携徐庶,在马岱兄弟、庞德所率千余铁骑的护卫下赶到襄阳,坐镇起荆州大局。
庐江方面,则由征南大将军府司录孙乾,征南大将军椽、典农中郎将张懿,征南大将军属、军议校尉鲁肃,以及辅汉将军龚都,共同署理军、政事务。(注:同为开府将军的属官,长史、司马、司录“椽、中郎“属、列曹参军。所以,孙乾的职位要高于张懿,张懿高于鲁肃。诸葛亮和庞统比较特殊,既担任前、右将军府长史,而原先征南大将军府左、右司马的职位也没有卸任。)大哥赶到襄阳时,张鲁恰好第三次遣使求援。巴西的全境已经尽落曹军之手,目前曹军与杨松叛军正对巴中发起猛攻。
张鲁一面谴其弟张卫据险而守,一面正准备继续向东退却。情势已到相当紧急的关头,出兵救援已是刻不容缓。是夜,大哥列席,我主持了出兵前的最后一次议事,就随我出征汉中、及留守荆州驻防的人选、军队,粮草辎重的供应运输,战争期间荆州对内对外的一系列对策等做了详细的商议安排。
大约到戌亥之交,议事才告结束。众人散去后,我和大哥又在刺史府书房内谈了近两个时辰后,才秉榻歇息。翌日清晨,巳时一过,襄阳西城外大哥神情庄重地完成了祭祀天地鬼神的仪式,随即朝司仪官吏点了点头。沉闷雄浑的牛角声突然响起,声音直冲天际。我顶盔束甲,矗立乌锥神驹之上,听得号角声。拱手抱拳向祭台上的大哥行了一礼,大哥微笑着点了点头。
拨转乌骓,我将手中令旗轻轻前挥,整装待发的庞大战争机器缓缓起动,朝上庸方向行进而去。这一次自襄阳随我出征的大军有三万五千人,其中包括朱桓地狼牙营,沙摩柯的无前飞军,马岱的铁骑。此外。
到达上庸之后。我还会从黄忠的部众中抽调一部。从上庸进入汉中一路山路崎岖、地势险恶,一般骑兵无法适应这样的山路行军作战的要求,这次我索性就将赵云和风骑营留在了荆州。相形之下,马岱和他的铁骑由于以前有过不少山地作战的经验。所以不存在什么适应地问题。
而因陈到需要扼守新野,所以虎熊营也没有征用。庞统作为右将军府长史兼司马。随车出征参谋军机。向上庸行进地途中,我向阎圃询问了汉中的一些较为隐秘的情况。阎圃在转达了张鲁的迫切求援之意后。便带着点恳求催促意味留在了襄阳。
一直到大军真正出动,他才彻底地松了口气,回我话时面上满是感激之意。汉中地政权,很有些政、教合一的意思,张鲁既是朝廷任命地汉宁太守、镇民中郎将,同时又是一个宗教领袖。要了解张鲁,就不得不提及“五斗米教”。
“五斗米教”又称为天师道,创始人是张鲁的祖父张陵,又名张道陵,字辅汉,沛国丰县人,传为留侯张良九世孙,生于吴郡天目山。此人少小通达五经,曾入太学,举贤良方正,后任巴郡江州令。
不久弃官隐居洛阳北邙山。章、和二帝屡征不就,与弟子王长杖策入淮,经鄱阳溯流至云锦山炼丹,修长生之道,三年丹成。其闻巴蜀瘴气为害,遂与弟子赴蜀郡鹤鸣山传道。永和六年造作道书二十四篇,自称‘太清玄元’,奉其道者,须纳五斗米。所以称为“五斗米教”。
张鲁本人,其实也算个很了不得地人物。早年的他,曾通过依附刘焉夺取汉中,随后又与刘焉之子刘璋反目,凭汉中(包括汉中和巴郡两郡)割据一方。
张鲁以“五斗米道”教化百姓,辖下百姓几乎人人信教,供奉道君。在教义的劝导约束下,汉中社会稳定,道众安居乐业,几乎成了汉末的一方“乐土”。以张鲁的能耐,保守一方,与刘璋划地而治,还是绰绰有余的。
但如果将对手换成曹操或是大哥,恐怕就不是他所能抗衡的了。无论谁占领了汉中,要想真正安定下来,倒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
汉中政教合一的特殊情形,就决定了张鲁身份的重要性。想稳定汉中,就必须借助张鲁。想必曹操如今也在争取让张鲁投降,不过幸好,张卫、杨任等人都坚决的主战派,连阎圃也不希望就此归降曹操,这才坚定了张鲁抗战之心。
二十六日黄昏,大军赶至上庸。稍事休瞽半日后,我留下文聘、向宠二人镇守上庸,同时抽调黄忠本人和5000驻军,随后大军迅速折向西南,向巴中行进。巴中,绥定县心中惶惶的张鲁还没有等到援军,却先收到了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