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“印度?”刘守光耳闻过这个国家,听说在遥远的西方,坐船都需要很久,不过与吐蕃接壤,只是从吐蕃到印度更加艰难。
“好了,棉花等原材料的事情朕会考虑,朕听说你在京师城外购入了一大片地用于兴建工厂,可有此事?”
“回陛下,臣是有购入土地建厂。”
“购入的是何人的土地?”
“是城外一个刘姓地主,臣没有花多少钱,要求是靠近官道即可。”
李牧闻言点了点头,如果这个刘姓地主出售的地没有报太高的价格,那他以后估计肠子得悔青了。
“甚好,你们能够不断发展朕很欣慰。”
“多谢陛下关切,不过臣倒是有一个想法。”
李牧点头示意,让刘守光继续说。
刘守光思量了片刻,开口道:“若是以后我大乾朝的工厂遍地开花,则购入的土地规模将极其庞大,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,陛下难道不想让朝廷分杯羹吗?单收契税好似没有多少土地收入。”
刘守光的此番言论,让李牧不禁再次高看他一眼,他所说的土地收入,不就是后世的土地财政吗?
李牧笑了笑:“朕正好想问问你,如果朝廷要插足土地收入,该如何收取大头?”
刘守光狡黠一笑: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莫非王臣,陛下若是以此为口号,将土地属权天下一统,收归朝廷,而天下臣民只有使用之权利,岂不是可以坐收天下卖地之收入,而后用以发展天下之工业?岂不美哉?”
刘守光的此话说完,李牧彻底震惊。
他先前还以为刘守光是瞎猫碰见死耗子,乱说准的,谁知他这句话补充完,李牧险些觉得他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人,这不就是后世所推行的土地财政吗?
土地财政在一个国家发展前期可是会带来巨大的发展力,能够硬生生将一个国家从基建拉胯国,发展成基建狂魔。
李牧说实话他也考虑过要不要厚着脸皮走一波土地财政,喊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口号,但是后来一想,他觉得没必要。
其中根本之原因在于国情不同。
后世之所以要靠这一招去发展,是因为发展之初没钱没技术没优势,但李牧不同,李牧拥有着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技术,钱也很多,优势明显。
他没必要去走这一条,短时间内可以大赚特赚的路子,相应的,李牧也就可以避免后期这条路的严重弊端。
卖地毕竟是一条赚快钱的路子,一旦形成依赖就会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。
况且李牧觉得现在这样挺好,只收取土地交易之契税,让民间自己去卖地,土地的属权放在民间既可以让民间也享受到国家发展的红利,也可以将风险均摊,以后也就怪不到朝廷的头上。
至于大乾的发展,李牧自然可以靠强大的工业和殖民去赚取高额的收益再去发展,完全不需要靠卖地赚快钱。
当然,李牧不是在贬低卖地,卖地其实是个非常好的办法,但却要在特定的国情之下,没钱没技术没资源没优势的时候,的确是一步极好的落子。
“守光,你的建议很好,朕很肯定你的想法,但朕并不打算与民争利,若是以后朕的这个家实在是缺钱缺技术缺优势,那朕会再考虑卖地,当今形势,朕还不至于卖地赚钱,往后等你们工业发展起来,朕相信会有源源不断的收入汇聚到朝廷,朝廷不会再缺钱,相反,应当会有充足的收入发展国家。”
李牧的意思很明确,刘守光尴尬的笑了笑:“是臣草率了。”
“不,朕喜欢你们发表相关有深度的言论,你刚才说的,实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。”李牧继续肯定道。
刘守光点了点头:“谢陛下肯定。”
接下来,李牧又和刘守光交流了一番未来的发展,而后便直奔张宽的大乾机器管理局。
来到宽阔的大乾机器管理局府邸外,这里已然人山人海,李牧随便一打听就知道他们是来预定机器的。
许多外面赶来的富商都知道大乾军器局所产的机器甚是厉害,不仅可以取代人力,还能源源不断的生产,以往一天一个工坊只能产十几二十件衣服,现如今用上机器,一台机器平均就可以生产上百件甚至几百件之多,熟练的操作工甚至可以达到上千件...产量之大,令人咂舌。
李牧观察了一会,张宽得知消息,也匆匆赶来,最后与李牧在附近寻了一个酒楼包间坐下交谈了一番。
从张宽口中李牧得知,如今大乾机器管理局的纺织业中低端机器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后,预计需要三四个月才能把现在的机器全都生产完,而且这已经是和军器局协调过,把一大部分的产能都投到对外机器生产上,不然会更慢。
另外,李牧还从张宽的口中得知,许多拿到机器的工坊和富商有的已经开始组建家庭工厂,开始生产了。
之前拿到机器的,都是一两台,两三台为主,并没有像现在这样...一口气就是十几二十台机器,也就是家庭工厂会比专业的工厂率先诞生,这些家庭工厂生产出的服饰,往往会在自家的店面里售卖,像李牧看到的街面上一些售卖服装的店铺,有一部分是自己生产的货,还有一部分才是从大乾纺织局里批发来的。
李牧闻言,略感惊讶,他原以为都是从纺织局批发来的,没想到...大乾百姓们的积极性居然如此强烈,竟已经开始以家庭为单位生产了。
李牧笑了笑,对此感到格外欣慰。
谁知最后张宽也问了李牧一个类似于刘守光问李牧的问题,那就是日后工厂越来越多后,李牧该如何收取数量不菲的商税。
&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