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“大家觉得如何?这方法可行吗?”
主抓研发进度的领导,与周国强对视一眼后开口问道,其实他自己已经有了答案,但他还是习惯性征求众人意见。
原本就没有一个最高效且完美的计划,又有谁人会选择反对。
“既然大家都没啥意见,咱们就赶紧开整,那个谁赶紧拉线准备磨光机机。
小周师傅,具体需要怎么磨?你来指挥?”
主抓研发进度的领导,一看就是实干派,他没时间跟周国强继续上废话,分秒必争的风格,与他的头衔很匹配。
“额……至少准备二十四台180型号的磨光机,选用树脂切割片,配十二人分四组轮番上,石笔做记号的都切开,准备吧,记得所有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镜。”
磨光机也称角磨机,当地土话习惯称之为砂轮机,可以说是在工业中应用最广的辅助神器之一。
周国强采用磨光机切割的另一个好处就是,可以多少同时操作,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效率,都可翻倍。
这里最不缺的就是人,既然一切都是以抢时间为主,那付出蛮力又有何不可,反正他周国强是光说不练的主导者。
出力不讨好不是他的风格,解决问题才是目的。之前周国强查看组对焊道时,就预感不好,谁本想还真被他给无心诅咒了。
许磊对接的足够完美无缺,他是按照工艺要求的最高标准进行对接,可他却犯了筒节对接最简单却又最为致命的错误。
理论工艺要求,对接缝隙不应该大于二点五毫米,许磊起手贴合的手法,注定造成一种不可避免的潜在问题出现,那就是应力集中,说白了就是较劲。
其实很多干塔筒组对的都会犯这种简单的通病,在他们固有思维里,只要不超过工艺要求,或者说将要求值降到最低,就是最佳方案就是天经地义。
往往就是这种思维,才会导致实操时容易出现这种问题。
在周国强看来,人家为啥会出工艺要求?难道仅仅是为了卡操作者的精细程度?
答案是否!再高级的设备生产,都无法百分之百避免一个问题,那就是误差值。
设计者有没有考虑到应力问题,周国强不清楚,但以他多年的组对认知来说。
干铆工,无论那种方式那种材料形状的对接,第一要务绝不是保工艺,而是将应力问题首先剔除。
其实塔筒组对最有效且最简单的去应力方法只有一个,预留缝隙。
不留缝隙是可以完成整条焊缝的组对,但首要前提是筒节对接面,足够标准,但凡有一点变形或者误差,都可能产生后半段出缝、较劲的连锁反应。
说白了采用手拉葫芦乃下下策,纯粹的强行收缝行为,其结果就是应力加倍。
周国强之所以会在查看内部时说出可能会崩裂的情况,原因就在于此。
当众人开始着手准备工具的空档,周国强拿着石笔爬上猫下,开始在焊道上画圈圈。
手拿操作键盘,调整转动适合三人同时切磨的位置,一切就绪,直接开磨。
“嗡!嗡!嗡……”
“沙!沙!沙……”
三条细碎的铁屑金花,与工件母材奏响返工的交响曲。
周国强则来回查看三个点位的切磨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