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前后准备了一个月,柳霏霏才出发。当日上午,昭希惶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码头送行。一番闹腾之后,昭希惶回宫,百官也慢慢散去,昭若恤是最后一个走。且不说昭柳二人的情谊,就是这次北伐受益最大的人,就属昭若恤,他也不得不与柳霏霏多说些话。
柳霏霏带的队伍依然是楚国最精锐的武胜军和飞棹军,另外就是昭若抚下辖的两千骑兵。先锋五千人已经于四日前出发,一同出发的还有数十万石粮草。所谓兵马未动、粮草先行,这些粮草就是全军五万多人的命脉。
从长沙出发,一路到金陵都可以行水路,南方人从小乘舟,不会有人不适应水上生活。至少在长沙到金陵这段路程,不需要太多的民夫运粮,路途中的消耗就会少下许多。
为了北伐,柳霏霏、昭若恤,乃至整个朝廷做了数年的准备,只在等待一个时机。当初柳霏霏和昭若恤第一次见面,谈论了许多,其中就有对夏国的态度。之前没有见过面的两人,很默契的认为楚夏之战不可避免,从那时起两人就开始筹划、准备与夏一战的事宜。可能是楚国北伐,也有可能是夏国南征,反正最终只有在战场上一分高下来决定两国的命运。
以柳霏霏的说法,若是当时的楚国有吴国的实力和战略位置,根本不用在意南方几个小国的闹腾,先难后易,直接击败夏国,其余夏国便不足为虑。只是当时楚国的实力太弱小,不得已只能蛰伏数年,然后平定南方,使后方稳定后才敢北上。
如今南方基本平定,只剩下越国残存,不足为虑。而北方分崩离析,正是北伐的最佳时机。夏国作为中原大国,虽然无力统一天下,却也打的周边小国心惊胆战,所以之前昭希惶和朝堂上才有那么多人反对出兵。另一方面也是担心这几年战事不断,害怕穷兵黩武后钱粮不济。
柳霏霏建议昭希惶问问管理钱粮的户部尚书高郁,能否支撑三十万大军一年的粮草,高郁在被询问后,只是简简单单的说的一个字:“可!”没有犹豫,更没有邀功般的兴奋,平静的犹如一汪湖水。偏偏就是这份平静,让昭希惶及朝臣心下大安。
高郁自执掌户部之后,不仅仅开放商贸,不论官民都可以自由通商,也不管与谁通商。哪怕就是吴楚打的最厉害的时候,通商也没有断过。自从征服南粤后,顺着海路,商贸已经远通数万里之遥的阿拉伯,使国家越来越富有。国家越是富有,国库就越充裕。
国库有了钱,高郁就开始屯粮。能用买来的粮食,就坚决不动用本国的粮食,于是楚国每个粮仓都堆的满满当当。即便是去年发了洪灾,也没有动了粮仓的十之一二。若不是为了打击米商背后的人,早点开仓放粮,市面上的粮价根本不可能涨。
高郁有能力挣钱屯粮,但是这一切都是昭若恤和柳霏霏在后面推动。若是没有一开始就有北伐之心,以如今楚国朝堂的想法,能偏安南方,占据半壁江山就已经是他们能接受的极限了。高郁也正因为能力突出,仅仅数年间从当初的从五品郎中升任正三品的户部尚书。就在柳霏霏离开前的几日,为了能顺利调配粮草,又向昭希惶推荐其兼任中书左侍郎。
仅从品级上看,中书左侍郎是正四品,与正三品的尚书相比,至少差了三级。不同的是进入中书省后可以参与朝廷事务的谈论和决策,而不是仅限于户部的事。若是之前只负责国家财政的事,兼任中书左侍郎后就可以负责国家所有的事宜。虽然目前只能参与讨论,不能完全参与决策,却是提前熟悉宰相的事情。一旦上面有了空缺,以高郁的能力、功劳及地位,成为宰相也是顺理成章的事。
在江上飘了半个多月,柳霏霏终于到了金陵。名义上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吴王昭希悟出城迎接,尽管他是亲王,柳霏霏只是郡公,却不能托大。柳霏霏如今在楚国无论朝堂还是民间,声望都非常高,不是他这个亲王能得罪的起。
柳霏霏从船上下来,就见到昭希悟领着江东道的文武官员在江边迎接。柳霏霏连忙上前行礼,口称“有罪”。她当然能当得起整个江东道文武官员的迎接,只是官面上的客套还是要做足。而且此时仍在冷春中,江边风大,一众官员吹着江风、冷的瑟瑟发抖的迎接自己,也不能托大。
进入城中,柳霏霏在早已安排好的驿房住下,大军则驻扎在城外。当天晚上,昭希悟在府衙安排了酒宴招待柳霏霏等一众将领,柳霏霏本不愿参与这种酒宴,只是昭希悟派遣私府下人带着他亲笔些的帖子相请,弄的柳霏霏不得不去。
酒宴很顺利,没有不和谐的声音,看来是昭希悟早已和下面的官员打过招呼。江东道的道府翟信是个比较有能力的人,是当初昭若恤亲定,后来杨佑淮叛乱,围攻金陵,也是他固守待援,直到昭希悟领兵到来,金陵也不曾失了分毫。所以昭若恤更是以为依仗,昭希悟在金陵扎下根后,曾经昭若恤留下的一些人,基本都被清洗,只是不敢动翟信分毫。
不过在宴席上,翟信只是简单的问候了柳霏霏两句,没有过多的话说,柳霏霏明白是为什么,也不好多说。昭希悟自请出外的目的是司马昭之心、路人皆知。若是将来真的起兵反叛,翟信作为昭若恤的人,肯定是用他来祭旗。别看如今在江东道风光,堂堂吴王也要看他脸色,一旦有了变故,他就是第一个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