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青云县卖蘑菇被狠狠压价的事。
辰溪摇摇头,说道:“应该是看我一个小女子,欺负我没有人脉,看着又不像敢出远门做生意的样子,所以料定我只能卖给他们了吧。”
她不欲多说这样的烦心事,像这种寸利必争的商家她以后也不想合作。
虽然她能理解商人逐利的本性,但是自己已经吃了肉,却连口汤都不愿意给别人留,这样的做生意方式她不认同。
两人到了卖板车的地方,细细地挑了一辆车。
辰溪想要挑一辆像马车那样有车厢的,但是那样的车净重就大了,再加上货物的话,一头驴子根本拉不动。
但是这样的车可以遮风挡雨,以后往来青云县可能很多时候会带着名贵的面料,要是哪天被淋湿就糟糕了。
所以辰溪最后还是选择了带车厢的,大不了再买一头驴子就是了,现在家里地多,养多一头驴还能产多一点肥。
这时候的辰溪还不知道,自己家里那头只认胡萝卜的倔驴子,居然还是个“职场老油条”,带连着新来的驴子也变成没有胡萝卜不开工的主。
两人挑好车厢,付过定钱,与商家约定好把车厢送上门再付余款后,又去买了一头驴,这才慢悠悠的骑着驴回家。
回家以后,辰溪找出了上次苏氏送的八匹厚面料,想要做几床被褥,如果她真的接下静棠楼的重染单子,那她接下来这段时间应该会很忙,恐怕没时间做被子,现在已经过了中秋,再不做就来不及啦。
没有棉花做填充物,辰溪首先想到的就是做一床羽绒被,既保暖又轻便。
其实在大周也有“羽绒服”、“羽绒被”,不同于现代,羽绒服价格高昂,在大周,那就是穷人专用的。
其实在华国唐代起就已经有取鹅、鸭的毛绒做衣被絮料的历史,在大周也一样,只是不知是从何时而起。
不过现在的羽绒被与现代的做法大不相同,这里的羽绒并没有细分羽和绒的比例,而是把鹅毛、鸭毛作为其中一种填充料,与芦苇、柳絮等一起填充,加上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羽绒保暖需要空间储热,没有做成一条条的绗缝,使得保暖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。
而且古代面料密度不够,又没有涂层面料,导致羽绒制品很容易跑绒;消毒除味不彻底导致有一些鸭子的膻味等,这些都是家境稍好的人家不愿意用羽绒制品的原因。
在大周,富人自然不必说,蚕丝、毛皮,想用什么就用什么;那些家境比上不足、比下有余的人家,一般会选用丝绵(丝绸制品的下脚料)作为被子的絮料。
所以当廖伯娘被请来一起做被子,却得知辰溪居然要用鹅毛絮被子时,非常的不理解,按说辰溪现在不算一个穷人啊,就算做不起蚕丝被,做两床丝绵被还是没有问题的啊。
可是辰溪也没有多解释,只是跟廖伯娘说:“您先看我做,做好了您就知道这个被子的好处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