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时间缓缓流逝,阿棣一直都没得到离开京城回本藩的圣旨,詹闶也只好陪着他留下来一起等。
直到和阿棣再次见面之后,才从他口中听到一些端倪,大概率是老朱又生出更换继承人的心思。
看到阿棣努力克制,但还在不察觉间流露出来的隐隐兴奋,詹闶也没忍心给他泼冷水。只是很真诚地给阿棣讲了几个历史故事,侧面劝说他千万要冷静,切莫行差踏错哪怕一步。
话说到这个份儿上,阿棣肯定能听明白。如果他要连这点理解能力都没有,还靖个毛线的难,一早就被迷你朱干死了。
和阿棣分开后回到会同馆,詹闶几乎整夜没睡。他劝阿棣是一回事,不抱希望是一回事,但也要提前做一些准备。
万一真的出现了奇迹,某些不可预测也无法控制的事件或人物起到推动作用,阿棣真的机会,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帮阿棣上位。
只是这样一来,其他的靖难功臣就没戏了。所有的功劳将会全部算在他詹闶的头上,连辅佐阿棣多年的老和尚,功劳都得减半。
这样的结果,还会带来一个更难把控的局面。阿棣将来治理这个天下的难度,也会被提升到3S级别。
要知道靖难可是阿棣一系和迷你朱一系的南北大战,不论是郭资这类的文官,还是张玉这些武将,都得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,更有了获得“从龙之功”的机会。
这样的履历,会让他们获得更多来自阿棣的信任,从而在出身上有了比别人高出一等的地位。
而没有参加过靖难之役的这些人,就很难在未来掌握更大权力,登上更高的舞台了。人家满朝文武皆为顺臣,你一个未立点滴之功的,凭啥更老资格争位子?
你总不能让阿棣为了挺行道教,就随意贬斥、诛杀大臣吧,那可就真是昏君了。
对詹闶和行道教来说,最大的坏处有两点。
第一就是前期投资基本失效,几乎所有的靖难功臣,不论文臣武将,都很难再成为他的有效助力。
第二则是和阿棣之间,没办法跟通过靖难建立起来的关系相比,哪怕以一己之力助他成功。
人生四大铁中,一起扛过枪这条是最铁的。和一个皇帝谈四大铁可能不太现实,但是在长期艰灼苦战中培养出来的情义和信任,却是可以得到保证的。
当然以上所有的担心,都要建立在意外出现的前提下,也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担心罢了。在詹闶看来,出现意外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。
如果老朱的心思能出现得早一点,在两年前,甚至一年前就拿出来,詹闶都能保证阿棣的成功率超过九成。
可是在今年,几乎是标定要失败的。洪武三十年啊,闻名天下且载入史册的丁丑科舞弊案,彻底把读书人的影响力拉升到一个极限,大明的统治阶级名额分配权,彻底成为名教的玩具。
虽然老朱做了最大程度的补救,但也只是杯水车薪,起不到太大的作用。一个南北分榜,最多能起到拖延作用,南方读书人和北方读书人,不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