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爱尚小说网 www.asxs.cc,最快更新乱明风云最新章节!

    东林党人的异类——汪文言

    东林党人成百上千,大名鼎鼎者也有几十位,为什么给我影响最深的人物中,他仅次于顾宪成、杨涟能排到第三位?

    事实上《明朝那些事儿》里关于汪兄的记述并不多,而在正史里则更少,拿当年明月先生的话说:史书里关于这位仁兄的描述都只是只言片语,为了查这位仁兄的生平,着实让我吃了苦头。

    然而,就是这些只言片语的记载,却透露出汪文言是东林党里的干将,一个在残酷党争中,击败其他党派的关键人物。

    但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,为什么史书如此轻视他的存在?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有点儿异类。

    几百年来,东林党人给人的印象就是一帮关心国家大事,忧国忧民,性格执拗,同恶势力斗争绝不妥协,为了信仰不惜抛头颅、洒热血的读书人或士大夫。

    一句话,读书人是东林党的标致形象。

    然而汪兄却没读过几年书,他即不是进士,也不是举人,甚至连秀才都不是,因为他从没进过考场,更没当过官儿。

    这在八股取士的明朝,他只能是个百姓。

    但这位汪兄显然不是百姓中的良民,他是个混混儿,而且是相当能混的混混。

    他的职业是:吏。

    说准确些,就是监狱里的看守。

    明朝官员的编制是很少的,按规定,一个县吃皇粮的官员不过几人,靠这几人管理一个县,累死他们也管理不了,于是就出现了一个特殊人群——吏。

    他们这些人不属于国家公务员,没有官职,工资由地方解决,职务就是帮官员跑腿办事儿。

    没官职、没固定工资,只办事儿,有人愿意干吗?

    你要这么想就说明你没在社会混过。

    从古到今,就是说只到现在,仍有一些没任何官职却能量极大的人存在,比如说黄金荣、杜月笙。他们能办许多官员都办不了的事儿——拿不到桌面上说儿的事儿。

    对,明朝许多地方的吏都非常厉害,厉害到县太爷那些朝廷派下的命官都拿他们没着儿。

    我没说错,因为县太爷等官员都是上级派来的,没有根基,也没班底。而这些吏都是地头蛇,熟悉业务,擅长贪污受贿、结党营私、黑吃黑、阳奉阴违。

    如果你对吏这个职业的能量还不了解,我说一个人你一定知道,他便是及时雨宋江。一个小吏,却名满天下,天下英雄无不以结识宋江而自豪,终于坐上了梁山泊头把交椅。

    宋江有什么能耐?他文不如吴用,武不如武松,出身不如柴进,他凭什么坐上头把交椅?

    就一个字:混。

    靠仗义疏财混得好名声,结交无数朋友。

    其实,宋江的名声是施耐庵老先生捧的。

    论混的本领和在历史上的影响,宋江要比汪文言这位老兄差的远。

    汪兄不被世人所知,只是差了一个公平宣扬他的文人。

    对,汪兄就是一个超级混混儿,一个最狡猾、最会来事儿、能力相当强的小吏。

    他绝不是个正直的人,小吏那些不光彩的勾当也没少干。但他跟一般混混不同的地方是:他经常仗义疏财,接济朋友。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,只要是走投无路,他能帮都帮人一把。于是江湖朋友纷纷前来蹭饭,一时间宾客盈门,办事能力越来越强,强到一些知县办不了的事儿都要倚仗他。

    但无论他名声多大,他始终是县衙一个小人物,真正改变他命运的是一个叫于玉立的人。

    于玉立,时任刑部员外郎,一个职位不高却想法挺多的官员。他经常串门拉关系,却成效不大,朝廷毕竟和江湖不一样,还是要讲道统的,那些沽名钓誉的勾当没有那么大市场。

    于玉立听说汪文言以擅长拉关系而闻名时,便将他招致麾下,为他打探消息,疏通关系。

    汪先生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,准备在京城大展拳脚。

    几个月下来,汪兄发现凭自己在县里的那套,在京城根本混不开。

    尽管朝中党争进行的如火如荼,但各党派——包括东林党都没人答理这位汪兄。原因很简单,我们斗的再狠,但好歹都是读书人,你汪兄算干什么的?一个小混混!

    谁会自降身份结交你这样社会底层的人?

    当然,除了出身比他更低的人才会看得起他。

    什么人比汪兄的出身更低?

    朝中是肯定没有了,但皇宫内有。

    聪明的读者一看到这儿就知道什么样人的会结纳汪兄这样的小吏。

    没错,你们猜的没错,是太监。

    但欣赏他的不是一个普通的太监,是一个相当有实力的太监——王安。

    对于王安,大家一定不会陌生,东林党人的支持者,在光宗和熹宗两位皇帝继位斗争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,也曾是魏忠贤的领导。

    应该说能结识王安这样的实权派人物,完全是汪兄锲而不舍的努力结果。

    在朝廷内受尽白眼的汪兄毫不气馁,可见他还是具备东林党人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韧劲儿。他先是花钱捐了个监生,又四处行贿,上下打点混进太学,跟六部官员都混了个脸熟。

    当汪兄认识王安时,万历同志的身体还很好,我们的王公公还是没人搭理的小角色,但汪先生不这么看,鞍前马后地为他办事,还经常贿赂他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:汪兄有眼光。

    当杨涟密找王安,通报万历将驾崩的消息时,还有第三人在场,这人就是——汪文言。

    汪文言用自己混江湖几十年的经验劝王安:听杨涟的话,立即入宫。

    王安这才下定决心,带朱常洛进宫,演出了明史上最惊心动魄的皇帝继位场景。

    经过这件事,不仅加深了王安对汪兄的信任,也使东林党人认识到这个混混儿的实力。于是杨涟、周嘉谟、左光斗等人都和汪文言拉上了关系。

    傻子都能看出东林党人即将发达,何况老江湖汪文言?

    所以双方一拍即合,汪文言正式加入东林党阵营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汪文言的加入,使东林党实力大增,改变了党争激烈却胶着不下的局面。

    事实上,汪文言一踏入政治中枢时,才发现局势远不像他想的那么乐观,东林党人并没有取得党争的绝对优势。

    虽说光宗是东林党人力挺上去的,但当时的首辅是浙党方从哲,浙党党羽遍布朝野。而且齐党和楚党也不简单,看着东林党势力渐强,三党不自觉形成联盟,分工合作,极不好惹。

    东林党明争暗斗了几次,都没把三党搞定。

    一帮知识分子之间的内斗,只会打嘴仗,是专业的吵架选手。他们斗的虽然激烈,但大家都是读书人,性格耿直,文人相轻,但全是嘴皮子功夫,顶多把某某人吵回家而且认一个死理儿: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。哪里有政治家的手腕。

    汪文言是个有手腕的人物,他的出场改变了这种相对的均衡。

    在汪文言没上场之前,党争是知识分子之间的争斗。他们斗的虽然激烈,但大家都是读书人,性格耿直,文人相轻,见面就是一顿吵架,认着一个死理儿: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。

    实际上他们除了派系不同,都是一类人,因此斗的不相上下。

    显然汪文言跟他们不是一路人,他一登场,东林党人的策略就改变了。

    在汪兄的眼里,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,也没有永远的敌人,只有永远的利益,朋友和敌人在利益面前是可以相互转化的。

   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