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,让我们看看你在那部《异形》里的设想吧。”
“是《异形二》。”
“嗯嗯,异形二。”
温伯格翻开文件道:“首先是你构思的那种,是叫做动力铠甲对吧?虽然看上去做工粗糙了些。这是从《星船伞兵》里获得的创意吗?”
《星船伞兵》,这是美国科幻小说大师罗伯特-海因莱因的代表作,早在1959年就获得了出版,并在1960年获得了世界科幻大奖“雨果奖”。在这部小说中,作家首次提出了一个后世流传在很多科幻作品,包括游戏在内的概念——动力装甲。
也许从根本来看,漫威的钢铁侠才是动力装甲的始祖,但不可否认的是,真正把这个概念提出的,却还是海因莱因的《星船伞兵》,并把这套装备制式化地安装到了每个士兵的身上。
当然,至于那部由它改编的电影《星河舰队》,考虑到成本不足的缘故,制片方就只能让士兵们穿着再普通不过的军服,却还拿着普通的突击步枪去和虫族玩冲锋了。
“《星船伞兵》却是有影响,但它走的是生化流,而我的是机械流。”
一张嘴便说出句总结性的台词,陆军的那位四星上将眉宇一挑,哈哈笑道:“说得好,哈哈,好一个生化流和机械流。我说伙计们,你们谁还记得海因莱因对动力装甲的描述?他是怎么说的来着?”
海军的那位上将笑道:“拜托,我们哪有哪个时间。不过我想,爱丽丝,你肯定能有点看法吧?”
“那套动力装甲被分成了三个类别。”
要说这几套话不是大家事先串通好的,爱丽丝打死都不信,既然他们引导着话题往动力装甲上靠,她也就明白这些大佬们在打什么主意了。
“一个是力量型,一个是速度型,一个是指挥型。其实说海因莱因是生化流也不恰当,它的装甲力量主要还是来自机械控制。比如,力气大是因为手部传感器主动释放矢量;跳得高,也是因为腿部的液压装置装载了足够的‘弹跳液’,指挥型也不过就是装载更先进的通讯系统,并且弹跳液格外多罢了。”
前一秒刚给对方的“产品”下出定义,下一秒就把自己的判断否决了,那位海军上将兴致勃勃地问道:“那你觉得,真正的生化流应该是什么样的?”
“纳米装甲。”
再度轻易地抛出个足够让很多人愣上半天的词汇,爱丽丝继续奉行着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,直接说道:“纳米材料的尺寸,可以保证服装以最轻巧的重量实现防御力最大化。比如碳纤……其实,别看金属足够坚硬,那只是因为它是直接由原子组成的。但如果我们掌握了纳米技术,就可以轻松地用普通元素制造出足够坚硬的材料。”
差一点就把碳纤维和石墨烯说出来了,这让爱丽丝下意识擦了把汗。天知道,那份工艺可是要到很久以后才能实现的,而她现在可没有涉及重工业,实业领域可是要攒足了本钱才能开始的。
万一要是说漏嘴了,然后政府资助现有的某些重工企业去研发,那不就没她的份了?
然而,这一套话却好像跑题了,温伯格苦笑道:“我说爱丽丝,想法的确不错,但你好像是在讲……那个机械流的制作工艺吧?”
“纳米技术只是个基础哦。”
爱丽丝说道:“它代表的是我们制作工业产品的基础尺寸,所谓生化流,不管是增强人体素质,还是装甲破损后的自我修复,那都是纳米级别的微观层次吧?先不说怎么具体增强人体素质,或装甲自修复,如果基础工艺都不过关,这些肯定都是扯淡哦。”
所以说,拜托你说话信息量不要这么大好吗?
会在破损后自我修复的装甲,明明说的是基础工艺的问题,却轻描淡写地抛出了一个新的定义!
一共有没有三个句子啊!?
看到一众高官们快速交换眼神的样子,爱丽丝也有点忍不住了:“那么我说各位,你们这次找我来,不会只是为了从科幻小说家那里汲取灵感吧?咱们美国的科幻小说可多了去呢,怎么排都轮不到我吧?”
的确是这个道理,所以温伯格在和全场人交换玩眼神后,对爱丽丝笑道:“这当然不一样了。爱丽丝,那些科幻作家只是作家而已,但你虽然才十五岁,却已经是好几家大型技术公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。”
“为《异形二》制造电脑特效的那些软件,也是你编的吧。这样一个全才做出的科幻构思,而且很多技术也没有脱离现实太远,我想,如果有你亲自出手,实现它们应该不会太难吧?”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