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对于聂士成没有把冯国璋和李纯两人留下,秦川很有些遗憾。
秦川相信,只要能把这两人留在他的身边一段时日,他就有机会最终收服这两个日后大名鼎鼎的人物为己用。
送走了聂士成,秦川有意无意地向留下来的于光炘、李国华、辛得林三人询问冯国璋和李纯的情况,这才知道,聂士成很看重冯国璋,已经任命冯国璋为武毅军军械局总办。虽然武毅军军械局这个总办是聂士成自封的,并不是朝廷委派的官吏,可冯国璋毕竟在武毅军中已经有了一定地位,只要稍有功勋,日后晋为正式官职,那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。
至于李纯的情况,也让秦川很是泄气。
因为,从于光炘口中知道,武毅军中的营官、记名总兵谭清远,正是李纯的亲姐夫,有了这层关系,李纯自然也不会投到他秦川的门下。
有些意兴阑珊的秦川,又和于光炘、李国华、辛辛得林三人闲谈了一会,于光炘三人就主动退出去,叮嘱秦川好生休息。
三人出去后,秦川的两个卫士忙着进来,在里间空无一物的雕花木床上,把秦川的行军被褥铺好。
秦川也觉得有些疲乏,喊来徐桐,吩咐排好岗哨,让其它战士也都好生休息后,就自己进到里间,解下腰间皮带,把军刀放到床边,又把皮套里的左轮手枪放在枕头下,这才和衣躺到床上。
升为指挥使,这让秦川很高兴,他倒不是在乎这个三品官职,而是他终于有了正式的身份,日后在辽东战场上他就有了更大的话语权,也更加可以把握盐团的行止。
只是,这个指挥使的三品官职来得晚了,如果在早来半年,他也可能拉来冯国璋。
至于那个什么智勇巴图鲁的封号,秦川则丝毫不感兴趣,甚至还稍稍有些让他反感。
这是因为,巴图鲁是满语,也就是英雄、勇士的意思。
说实话,秦川对于明朝时满清入寇中原,在心里是非常抵触的,毕竟是外敌入侵,这在任何一个汉人来说,都是不可接受的。对于清末日益腐朽没落的满清朝廷,秦川则更是深恶痛绝。虽然他并不排斥满族,可对于这个满语的封号,他还是在心里觉得十分别扭。
关于升官和获得勇号的事情,虽然秦川只想了一会也就放下,可也一时睡不着,脑子里又塞满关于朝鲜战事的事来。
关于甲午之战,原来的历史秦川只是大致知晓,对于战争过程的细节,秦川并不清楚。而且,对于甲午的认知,他得来的渠道都是来源于穿越前读过的零零散散的主流史料。
比如后世主流史料或者教科书上,说的最多的,是北洋水师之所以失败,就是因为北洋主帅李鸿章战前不思积极备战,一味指望洋人主持公道,调节议和;开战又指挥失误,朝廷又两派战合有岐,迟迟无法下决心。
再比如,还有关于北洋水师的黄海海战失利,以及最终威海全军覆没,就是因为李鸿章错误地主张保船制敌的结果。当然,还有慈禧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军费,以至于北洋水师数年无钱购置军舰等等。
对于这些责难,秦川认为并不完全属实。至少李鸿章不愿妄开战端,就不全是李鸿章之过。
李鸿章之所以战前极力主张议和,反被朝中一干抱着天朝大国陈旧思维,只会清谈的文人们指责畏敌避战,责难北洋耗费无数银钱,却不敢愤然一战。这实在是冤枉了李鸿章,李鸿章是深知北洋水师不敌日本海军,一旦开战,后果不堪的原因的。
而关于甲午陆战,后世主流史料又都是众口一词,那就是北洋将领中,除了聂士成和左宝贵,其他将领都是贪生怕死、胆小如鼠、畏敌如虎的无能之辈,这才导致甲午陆战一败再败,直至战火烧过鸭绿江,辽东糜烂。而清军士兵,则都是各个英勇善战。一句话,就是兵是好兵,将是狗熊。甲午之败,全因北洋一众将领们怕死无能所致。
因有对李鸿章的不实指责,秦川现在对于后世主流史料对甲午陆战的看法,也产生了怀疑。
秦川认为,仅仅把战败的责任推到北洋一众将领身上,就绝对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