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常言道;‘人挪能挪活。树挪能挪死。‘迎旺则兴。背旺则衰’。这说的就是搬家。在这古代的时候,上到帝王将相,达官贵人,下到富豪乡绅,平头百姓都很讲究这搬家的事宜。那些个三代五代以前,族辈都是平常人家或落魄子弟的,后来因为迁到新的地方而达兴旺的,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。反之因为迁到风水不好的倒了霉运,破落破产的,也比比皆是。
杨月梅听了自家在城里买的房子,之前的主人竟然是个举人老爷家的,那表情和李大军的竟然如出一辙。也是一心想着自家搬了进去后,能让春生借了些这里的运气。到时候不求高中状元,至少也要种个举人的,那他们家也算是给这祖辈都是农民的老李家争光得脸了。
所以当春雨一家去了老院,李大军和他爹娘说起时,果然得到了全家人的极力支持。春雨虽然不太能理解他们的这些想法,但是她还是很尊重他们的想法的。最后一家人商量了几天,又去了镇上一位专门给人合八字算日子的先生那里,得了几个好日子。
俗话说,“吉地也要良辰催”,所以根据老黄历挑选搬家吉日很是有必要的。三月初二这天是易搬家的好日子,而且是冲:鸡煞西[正冲己酉],与家里人都不相冲,而且是宜:结婚订婚出行搬家入宅忌:动土破土安葬。更重要的是这几天看起来都是阳光明媚的好日子。
这里搬家前三天还需要去把房间都打扫干净了,然后提前一天晚上新家的每个地方都点亮了,为了去秽。
搬家前也要先准备上六样日常生活的必须品:第一样用米桶装八分满的米,米桶裏放一个红包中内藏纸币、茶叶以及九个铜钱。第二样要用水桶装七分满的水,这水是要从旧居处取的。第三样是新的碗筷,需要为家中的每个人都准备上一套新碗筷,最好是凑个双数为吉利的。第四样是畚箕扫帚一对、还要在上面绑上红布条子。第五样是要为家中的每人都准备一套新的**裤还有枕头和床单。最后的一样就是家里用过的旧有的火炉、锅子和勺子。
所以到了三月初一那天,李大军就先去了一趟县城,买了两盏灯几只蜡烛把新家都给点亮了。前两天他们一家已经打扫过了,所以李大军点亮了整个新宅后,就赶紧回家了。
第二天的时候,全家都早早的起来了。架子车上还放着搬家的一些东西,看起来十分隆重的样子。春雨不禁想起来她家刚搬到李拐子家的老房子时,也只是草草的烧了香拜了拜各路神仙而已。也可能是那时候都吃不饱了还搬得是那么个破烂的地方,所以就不那么讲究了吧。
春雨家搬家的时候,因为有之前准备的六样日常用品,还有一些需要搬过去的东西,所以李大军就去了李二柱家借了辆牛车。又恐迁移后水土不服,李刘氏还从老院的墙根抠了一块泥坯子,从菜地挖了一大块生姜用布包起来,说要带到县城的新院子。
本来在乔迁离开旧宅之前,是需要在房间留下一个旧的荷包,里面放五枚硬币。还要在厨房留下两个鸡蛋及一封红包袋。最后还要离开旧宅时,记得在旧宅之门前先洒一些米,然后才锁门离去了。但是因为春雨家搬家,自家的院子还是要住几年的,所以这一项也就免了。
等一切准备妥当了,全家人在家里吃了一顿饭后。李大军和李武军就驾着车,拉着物什和家里人一起往县城去了。不过这次可是没有叫上老三家的,因为他家人去了不但不会跟着热闹会,说不定还会破坏气氛呢。等到了县城后,秦叔还叫了秦钟来帮忙,东子叔也来了。大家把家什物件儿都搬入新宅后,就开始依习俗要祭拜了。
简单的在点了三柱香的案上放了在家准备好,放在食盒里带来的便菜饭:一碗干饭一肉一菜及一汤。还放了黄酒三杯,用来祭拜灶神、土地公、土地婆。等到了三柱香已燃烧三分之一以上时,就可以在新宅的大门口旁,焚烧寿金、刈金及土地公金等纸钱。待到烧完了纸钱,就可以收拾供品了。这时入住新宅祭拜的仪式就算完成了。
这时该全家人一起燎锅底了,于是杨月梅和李刘氏还有两个小姑子一起进了新灶火忙了起来。
等到一家人开心的吃完饭后,已经是酉时了。于是秦钟和东子叔也都回了自家,李武军也驾着李二柱家的牛车载着爹娘和二姐幺妹回家了,而李大军全家就留下了,他们是要在新宅住上两天的。
因着家算是没全部搬过来,所以新家里的被褥也是就只有三套的。于是春雨再次和两个妹妹住在一起了,虽然有些拥挤,但是姐妹三个还都是挺高兴的。春燕本来就很黏她大姐,自然是占了中间的位置,紧紧的靠在她大姐温暖的怀里很快就睡着了。而春桃则是很兴奋的和春雨聊了许多,比如最近她又喜欢上打络子编珠了,还说手艺好多了后一定要送娘还有大姐三妹每人一只络子,一支珠。
她还说了许多小时候的事情,有的春雨模糊的记忆里还有些印象,有些却是已经忘了。应该说是之前的春雨忘了,不过她听起来却还是挺欣慰的。至少春桃的意思是虽然很怀念小时候大姐温柔的照顾,但是更喜欢大姐现在的样子。
听她说这,春雨想起来那次去马六爷家马杨说的话。春雨觉得可能是她也有挑拨的成分在吧。在春雨看来,春桃之前或许有少少的爱慕虚荣的苗头,但是在那次被骗事件后,她似乎变得不那样了。对她这个大姐也是更加的敬爱依托了,对三妹和四弟的态度也是变了。这变化她娘杨月梅也是看在眼里的,自然是很高兴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