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也许是宿命的安排,也许是青灯古佛的召唤,命运的摩天轮转向了生命的另一面。谁也无法看清前面的道路是鸟语花香,还是万丈深渊,只是待机缘到来之时,般若洞开。王采玉的一生,注定与佛结一段尘缘。
即使是一个不相信宿命的人,也会被花开花谢、春去秋来的因果所迷惑,变得相信命定之说,何况是王采玉这样一个笃信命运的人。她相信唯有割断红尘,抛下大千世界的种种,才能获得身心的片刻安宁。一切都依照命运的轨迹前行。
葛竹附近金竹庵的一个老尼仙去了,王采玉依照母命来帮助料理后世。她被庵里宁静、祥和的气氛所感染,院内的苍柳、新竹,甚至是菜园,无一不笼罩上一层古朴的气息,佛像慈爱的眉眼让王采玉备感人世冷暖,与其在红尘中忍受凡夫俗子的口水,不如与青灯古佛相伴。只是当时出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需要得到村里首事的同意。王采玉向首事细诉了她的种种不幸遭遇,首事也知一门两个寡妇度日的艰辛之处,于是同意了王采玉出家为尼的请求。
有哪个女子不爱千娇百媚的红颜?有哪个女子不渴望有一位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的良人?有哪个女子不憧憬儿孙满堂,承欢膝下?一位正值青春妙龄的女子是不甘青衫加身,木鱼为伴,了此终生的。然而,佛是深陷困境的我们的最好救赎,当我们没有其它选择的时候,唯有将一切寄托在无所不能的神明身上。我相信,冥冥之中自有定数,也许她的这一段青灯古佛的岁月只是为了完成某种使命。
我们可以想象,面对执意出家的女儿,王母姚氏心中多么的苦涩。虽然家道中落,但王采玉从小也是被捧在手心呵护的掌上明珠,女儿的秀丽、乖巧、懂事,这些零散的碎片重合在一起,始终都是美好。自己视若珍宝的姑娘,却生逢这些变故,哪位做母亲的心里都不好受。她百般阻挠女儿,却未果,最后只得妥协,以女儿答应她不得削去头发为条件。日本有这样一句俗语:“头发是女人的生命。”由此可见,头发对女人的重要性。在我国也有“结发夫妻”这样的典故,也有“绾青丝”这样的字眼,无一不是情意绵绵,婉转美好。姚氏坚持采玉不落发的原因也是为她日后还俗再嫁做打算。
庵中的日子深远而悠长,流光容易把人抛。霞光四射的晨曦,暮色低垂的黄昏,还有那些明月高悬的夜晚,雨打芭蕉的窗檐。采玉也许无暇欣赏这些良辰美景,也许不探究这里的诗意情怀,但她却从此爱上了这里,爱上了一方净土,爱上了暮鼓晨钟,还有庵里平淡流长的岁月。
古庵在采玉的打理下焕发出勃勃生机,所产食物不但可以自给自足,还能余下来接济母亲与弟弟。姚氏也常来庵中与女儿做伴,这时,对采玉来说,庙宇山林的时光也未尝不可。这里远离红尘阡陌,是乱世的一处纯净之地,大可以在此安度余年。然而,何谓真正的归处呢?我们每个人都在茫茫的尘海里追逐。所谓的家,不过是暂时的栖身之所,我们的一生,要经历太多的来来去去,几度春日芳菲尽,几朝岁月夕阳红,一切物象经过时间的沉淀,都化为内心封存的记忆。
后来,因金竹庵是蒋母带发修行之所,所以香火兴旺,每日烧香拜佛者络绎不断。如此看来,该是王采玉与金竹庵之间有这样一段缘分。金竹庵在王采玉落迫的时候为她提供一处避难之所,而日后发迹的王采玉为金竹庵带来了绵延不绝的香火。人和人之间的因缘也大抵如此,我们都是带着各自的使命来到人间,某年某月某日与某个人擦肩而过,如果彼此驻足回眸,亦可成就一段缘分,也许仅仅只是擦肩而过。生命中的多数都是“错过”的人,我们对此无能为力,唯有徒留一声叹息。
陌陌红尘,是一杯鸩酒,也是无法抗拒的诱惑。想远离,也想留下一晌贪欢。时光轻捷,如马踏飞燕,庵内的苍竹绿了又黄。两年的修行岁月仿佛并没有在采玉的脸上留下什么痕迹,相反因内心获得宁静而容颜愈加动人。总是有一些突如其来的缘分,从此落进你的生命中,扎根发芽。自此之后,命运便交错在一起。这一日,与两年前的日子没有什么不同,一切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。
一个路人经过金竹庵时,因为口渴到庵里讨茶喝,他自称会看相。他说王采玉的相貌是富贵之相,日后必出贵子,晚年将光耀无比,贵不可言。又奉劝道:“年纪轻轻,不应苦守空门,早些嫁人为宜。”虽然是江湖术士一番胡言乱语,但王采玉冷寂的内心泛起了波澜。所谓心动则万象动,即使没有人对她说出这一番话语,王采玉还俗也是早晚之事吧。我常想,假如王采玉一心向佛,甘愿老守一方庙宇,与青灯古佛共度晨昏,那么,庭院深深,自此陪伴她的只有青灯古佛,一畦园田,一片翠竹,她是否只是一介平凡的女尼,在清寂岁月里慢慢老去?
然而,生活从来不给我们假设的机会,命中注定,王采玉做不了一个平凡的女子。新的一页被翻开,王采玉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段婚姻,也拉开了她日后成为王太夫人的传奇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