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虽说滕国这一次挫败了宁国10万大军的进攻,但这一个月以来商品销售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。
像那些铁器商品未能及时售卖出去,生产的早的已经开始生锈了,不得不重新再做表面处理,涂上一层油。肉蛋奶这些鲜货加大了国内的销售力度,可终究还是消化不完,幸好西山口这边没有战事,肖德哙组织商队销往大成国。
成王之所以不答应宁军绕道西山口去攻击滕国,他不愿意在他的边境发生战争,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,他更不愿意因为宁国的进攻而影响成腾两国的贸易。
滕国加大了肉蛋奶出口成国的数量,成国的百姓大受裨益。这些情况成王自然是知晓的,农民手中富余的粮食被滕国买了去,双方各取所需。
战事结束之后,肖德哙曾请示李秀娥,是否恢复对宁国的贸易?
李秀娥召集周正邦等人多次分析研究,决定贸易还是要进行的。想那宁国,因为军卒扮劫匪而抢了滕国商队遭到了惨痛的教训,这次战争又大败而归,想那宁国军卒也不敢再抢商队了。
于是,便决定恢复与宁国的贸易,只是仅限于民间行为。
肖德哙得到旨意就风风火火地安排车队备货,去推销那些积压的商品。
目前滕国境内有三个大项目正在进行。一是木器厂在建造和修补战舰,工程已经过半,再过一个多月两艘战舰就可以下水了。另外三艘战利品进行修补也并非易事,等到下水还需要些时日。
滕王的那座金丝楠木楼台,即便是宁腾两国在交战期间他都没有停止建设,现在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工程。
滕王去现场的频率更高了,最多隔上一天他就会去一次,他会在现场仔细检查,发现有瑕疵的地方必须拆了重新安装。若是因为零部件没有做好,就重新返工,有时他还亲自上手,将每一根木料严格把关,做到精益求精。
兵部尚书董振义可忙了,除了要组织宁国的哪些降卒继续进行训练之外,还要调集一部分人去帮助工部进行建设。
沙水镇的窑厂烧出了三窑青砖,造纸厂那里的城池开始进行基础建设。为此李秀娥还专门给做这座城池命名工业城。
这城池的规模比沙水镇要小将近一半,不着急赶工期,只需青砖够用,大概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完工。
在城池建造的同时还有一项技术,李秀娥觉得必须进行改进。那巨型战炮的威力自不必说,可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,经过这次与宁军的实战,她发现了一个弊端。
巨炮开炮之后进行第二次弹药装填,必须要等炮体冷却下来,否则会有爆炸的风险,幸亏在关口配备了十门巨炮,否则难以阻挡数万敌军的进攻。
根据后世的经验,李秀娥提出来一个设想,让兵部责承郭振山研究炮弹,试用一下铁皮能不能做成。
郭振山召集能工巧匠,因为技术的原因,铁壳炮弹终究还是做不成。李秀娥想到了后世的礼花弹,让他用厚纸筒试试。
经过多次试验居然成功了。只不过这炮弹要分成两体,一段装火药。一段装铁珠,分体制作相对比较简单,运输起来也比较安全。
李秀娥亲自奔往小白山,观看了实弹试射。那巨型战炮在第一发炮弹打出去之后,一分钟之内就可以发射第二发,连放十炮都不成问题。这个成果令她非常满意。
鉴于这个思路,就那小型火炮的炮弹也进行了技术改进,同样采用这个方法,以提高作战效率。
郭振山受到了启发,在他的建议下,那火铳的子弹同样可以生产了。由于子弹个头比较小,完全可以做成一体的,火器营的军卒们不必再背着两个竹筒盛装火药和铁砂子,全部换成了子弹袋。
李秀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,纸做的弹壳容易受潮,特别适逢阴雨天气,弹壳一旦打湿,子弹就会失效。
针对于这种情况,郭振山进行了蜡化处理,在弹壳外面浸上一层薄薄的蜡,这样完全可以防潮了。存储子弹时再包上一层蜡纸,与空气隔绝,解够存放很长时间,这样的话完全可以量产。
为此李秀娥还专门给他记了一功。
忽然有一日,边关报来消息,有大量难民想要进入滕国境内,请示李秋娥是否放行。
李秀娥亲自到了北山口,当场进行盘问。
大约数百人,男女老幼都有,这些难民来自大裘国。他们在宁国境内逗留了些时日,却遭到了宁军的驱逐,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